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大类:装备制造大类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职业技术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 业 名 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 业 代 码:460702
适 合 年 级:2023级
所 属 院 校:*****学院
制 订 时 间:2023年7月
(2025年3月修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460702)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面向职位表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大类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类证书 |
装备制造大类(46) | 汽车制造类 (4607) | 新能源整车制造(3612) | 汽车零部件、饰件生产加工人员(6-22-01 ) 汽车整车制造人员 (6-22-02) 检验试验人员(6-31-03) 汽车工程技术人员L (2-02-07-11) 汽车摩托车修理技术服务人员(4-12-01) | 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装调、检测与质量检验, 研发辅助: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试制试验、工艺设计及改进,运营服务;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 | 特种作业人员、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评测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 |
表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初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表
职业岗位 | 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需要的职业能力 |
汽车零部件、饰件生产加工人员 (6-22-01) |
| 操作、调整汽车涂装、焊装、冲压、机加、热处理、锻造、寿造等生产线设备、工装,加工汽车零部件能力。 |
汽车整车制造人员 (6-22-02) |
| 使用专用工装、设备和装配线,装配、调试汽车部件、总成或整车能力;使用试车跑道对整车的动力性能、传动性能、制动性能等进行调试能力。 |
检验试验人员 (6-31-03) |
| 事原料、燃料、材料、物料、半成品、成品或产品及外购件等质量检查、检验、试验等工作的人员。 使用设备、仪器,进行工艺性试验或产品性能试验作业 |
汽车工程技术人员L (2-02-07-11) |
7.制订、应用汽车产品制造工艺标准和规范。 | 从事汽车产品、工艺、汽车商务研发、设计,并指导汽车产品生产和再制造。 |
汽车维修工 (4-12-01-01) |
2. 使用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进行汽车及特种车辆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等总成及其零部件检查、调整、更换与修理、故障排除; 3. 维护汽车维修使用的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设备,排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4. 进行二手车整理、修饰等整备作业; 5. 执行工艺规范,填写维修记录,清洁作业场地。 | 典型车型维修手册识读能力,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能力,制定维修方案,排除汽车综合故障能力。 |
(4-12-01-03) |
| 使用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检修和均衡等设备,评估、维护、拆装、修理、故障修复、报废、拆解,重新匹配组装和调试电池及电池系统。 |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行业的汽车整车制造人员、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摩托车修理技术服务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装调、质量检验、生产现场管理、试制试验和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6)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整车电源管理和网络架构、故障诊断策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7)掌握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维修工艺、电子控制系统的装调和检测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8)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底盘系统、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技术技能,具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装调能力;
(9)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蓄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等质量检验和性能检测技术技能,具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检验和性能检测能力;
(10)掌握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编制、生产管理等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工艺编制、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11)掌握新能源汽车试验台架搭建、试验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等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样品试制试验能力;
(12)掌握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故障诊断等技术技能,具有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能力;
(13)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鉴定评估等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二手车交易评估能力;
(14)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调、检测、维护与检修等技术技能,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调、维修能力;
(15)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16)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8)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9)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英语、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信息技术、应用语文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开设党史国史、美育综合素质拓展课。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可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智能制造概论、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概论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 ①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对底盘系统进行装配与调试。 ②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底盘电控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①掌握底盘系统的结构、位置与控制 策略。 ②能够装配与调试底盘系统。 ③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底盘电控系统(减速器/变速器、TCU、EGSM、TPMS、EPS、ABS、ESC、EPB、电控悬架、能量回收等)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2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①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利用常用工具,对照明信号、车窗刮水器、仪表防盗、舒适登车与起动、暖风空调、热管理系统等装配与调试。 ②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电气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①掌握照明信号、车窗刮水器、仪表防盗、舒适登车与起动、暖风空调、热管理系统等的结构、位置与控制策略。 ②能够装配与调试照明信号、车窗刮水器、仪表防盗、舒适登车与启动、暖风空调、热管理系统等。 ③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照明信号、车窗刮水器、仪表防盗、舒适登车与起动、暖风空调、热管理系统等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3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 | ①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测试动力蓄电池的性能(单体、模组、总成、内部安全组件)。 ②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工艺文件进行动力蓄电池总成装配与调试。 ③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按照工艺文件对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装配与调试。 ④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①了解动力蓄电池的类型、结构、不同车型位置与性能指标、试验条件与方法、回收管理与再利用办法等。 ②)掌握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架构、逻辑。 ③能够测试动力蓄电池的性能(单体、模组、总成、内部安全组件); ④能够装配与调试动力蓄电池总成(单体、模组、PACK)。 ⑤能够装配与调试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 ⑥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4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 ①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对不同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总成进行装配与调试。 ②按照工艺文件进行不同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整车装配与调试。 ③按照工艺文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混合动力变速器/传动桥的总成装配与调试。 ④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①掌握不同类型电机的结构、位置与控制策略。 ②能够完成不同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总成装配与调试。 ③能够完成不同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整车装配与调试。 ④能够完成混合动力变速器/传动桥的总成装配与调试。 ⑤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静态/动态、不同工况/路况/负载等)和故障诊断 |
5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 ①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车载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②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整车电源管理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③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对混合动力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①了解车载网络(CAN、MOST、以太网、LIN、PWM、FlexRay 等)的常用术语与功能、数据信号的类别及传输方式、车载网络分类与协议标准、控制策略。②掌握高压接触器的结构、类型,高压上电、充电时各接触器的时序,整车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策略。 ③了解混合动力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技术特征、控制策略。 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车载网络控制系统、整车电源管理系统、混合动力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
6 |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 | ①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利用检测设备对冲压件质量进行检测。 ②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利用检测设备对电阻点焊焊接、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③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利用检测设备对涂装件的涂膜质量进行检測。 ④依据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按照工艺文件,利用高压绝缘拆装工具对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进行装配与调 | ①了解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汽车涂装工艺等基础知识及总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②掌握冲压铸造模具、钢板模具知识,掌握车身电阻点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基本原理及质量检验方法,掌握汽车底漆、面漆的喷涂工艺和汽车总装工艺设计原则。 ③能够检验冲压件、焊接件、涂装件的质量缺陷。 ④能够编制总装工艺技术文件,能够利用专用工具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进行装配与调试 |
7 | 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 | 依据编制试验项目要求和标准,使用相关试验设备和软件,完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试验台架搭建,进行汽车性能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①掌握新能源汽车试验分类,国家与行业新能源汽车试验标准。 ②掌握新能源汽车试验设备安全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搭建试验台架,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进行性能试验。 ③掌握新能源汽车试验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
8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①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诊断与修复低压供电不正常故障。 ②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诊断与修复高压供电不正常故障。 ③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诊断与修复充电不正常故障。 ④使用维修手册或电路图(装配图),利用检测设备诊断与修复无法正常行驶故障 | ①掌握故障诊断五步法的诊断策略。 ②能完成常见模块线脚定义分析。 ③能够利用检测设备诊断与修复低压供电不正常、高压供电不正常、充电不正常、无法正常行驶等故障 |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二手车鉴定评估等课程
3.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课程实训周、毕业论文(设计)、岗位实习等,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据岗位实习标准,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好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
(1)实训
在校内外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试验、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等的装调、性能测试及检修等实训,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劳动观点,以逐步获得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 素质和能力。
(2)顶岗实习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顶岗实习目的是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为就业做好准备;熟悉实习工厂中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整个过程,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文献资料查阅,维修手册和汽车电路图的正确使用。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综合故掌排除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专业课程学时安排如表4所示: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总学分 | 开课学期及学分分配 | 备注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周学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23000A1016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48 | 42 | 6 | 4 | 3 | 3 | |||||||||||
必修 | 23000A1002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2 | 28 | 4 | 5 | 2 | 2 | ||||||||||||
必修 | 23000A1002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8 | 42 | 6 | 5 | 3 | 3 | ||||||||||||
必修 | 23000A1024/23000A1025/23000A1026/23000A1027 | 形势与政策1、2、3、4 | 32 | 32 | 2 | 1 | 0.25 | 0.25 | 0.25 | 0.25 | ||||||||||
必修 | 35000A1038 | 英语1 | 64 | 64 | 4 | 4 | 4 | |||||||||||||
必修 | 35000A1039 | 英语2 | 64 | 64 | 4 | 4 | 4 | |||||||||||||
必修 | 21000A10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32 | 2 | 2 | 2 | |||||||||||||
必修 | 21000A1011 | 军事理论 | 36 | 36 | 2 | 2 | 2 | |||||||||||||
必修 | 35000A1007 | 军事技能 | 112 | 112 | 2 | 2 | ||||||||||||||
必修 | 21000A1004 | 国家安全教育 | 16 | 16 | 2 | 1 | 1 | |||||||||||||
必修 | 21000A1005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6 | 12 | 4 | 2 | 1 | 1 | ||||||||||||
必修 | 21000A1001 |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 16 | 12 | 4 | 2 | 1 | 1 | ||||||||||||
必修 | 34000A1001 | 信息技术 | 64 | 32 | 32 | 4 | 4 | 4 | ||||||||||||
必修 | 35000A1012 | 应用语文 | 32 | 32 | 2 | 2 | 2 | |||||||||||||
必修 | 36000A1012/36000A1013/36000A1014 | 体育1、2、3 | 108 | 16 | 92 | 2 | 7 | 2.5 | 2 | 2.5 | ||||||||||
必修 | 35000A1037 | 高等数学 | 64 | 64 | 4 | 4 | 4 | |||||||||||||
必修 | 35000A1008 | 劳动教育 | 16 | 12 | 4 | 2 | 1 | 1 | ||||||||||||
必修 | 21000A1012 | 创新创业基础 | 32 | 10 | 22 | 2 | 2 | 2 | ||||||||||||
小计 | 832 | 546 | 286 | 50 | 46 | 23.75 | 17.25 | 3.75 | 1.25 | 0 | 0 | |||||||||
素质拓展课 | 必修 | 23000A1028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32 | 32 | 4 | 2 | 2 | ||||||||||||
必修 | 35000A1044 | 美育1:影视欣赏 | 16 | 16 | 2 | 1 | 1 | |||||||||||||
小计 | 48 | 48 | 0 | 6 | 3 | 1 | 0 | 2 | 0 | 0 | 0 |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1000A2002 | 美育2:汽车文化 | 16 | 10 | 6 | 2 | 1 | 1 | |||||||||||
必修 | 21212A2029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 | 48 | 24 | 24 | 3 | 3 | 3 | ||||||||||||
必修 | 21212A2014 | 汽车智能制造概论 | 32 | 16 | 16 | 2 | 2 | 2 | ||||||||||||
必修 | 21212A2101 | 汽车机械制图 | 48 | 48 | 3 | 3 | 3 | |||||||||||||
必修 | 21212A4002 | 汽车机械基础 | 48 | 24 | 24 | 3 | 3 | 3 | ||||||||||||
必修 | 21217A2010 | 新能源汽车构造 | 48 | 30 | 18 | 3 | 3 | 3 | ||||||||||||
小计 | 240 | 152 | 88 | 16 | 15 | 3 | 5 | 7 | 0 | 0 | 0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21214A3002 |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 48 | 32 | 16 | 3 | 3 | 3 | |||||||||||
必修 | 21217A3002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64 | 32 | 32 | 4 | 4 | 4 | ||||||||||||
必修 | 21217A3003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 | 64 | 40 | 24 | 4 | 4 | 4 | ||||||||||||
必修 | 21217A3004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 | 48 | 30 | 18 | 3 | 3 | 3 | ||||||||||||
必修 | 21217A3005 | 新能源整车控制技术 | 48 | 24 | 24 | 3 | 3 | 3 | ||||||||||||
必修 | 21217A3006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64 | 24 | 40 | 4 | 4 | 4 | ||||||||||||
必修 | 21217A3001 |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 | 48 | 32 | 16 | 3 | 3 | 3 | ||||||||||||
必修 | 21217A4013 | 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 | 48 | 32 | 16 | 3 | 3 | 3 | ||||||||||||
小计 | 432 | 246 | 186 | 27 | 27 | 0 | 0 | 9 | 18 | 0 | 0 | |||||||||
专业方向拓展课 | 选修 | 21217A4011 | 汽车轻量化技术 | 32 | 24 | 8 | 2 | 2 | 2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105 |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 32 | 24 | 8 | 2 | 2 | 2 | ||||||||||||
选修 | 21212A4020 | 二手车鉴定评估 | 32 | 20 | 12 | 2 | 2 | 2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088 | 新能源汽车保险与理赔 | 32 | 20 | 12 | 2 | 2 | 2 | ||||||||||||
必修 | 21212A3005 |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 | 32 | 24 | 8 | 2 | 2 | 2 | ||||||||||||
必修 | 21212A2104 | 新能源汽车专业英语 | 48 | 32 | 16 | 3 | 3 | 3 | ||||||||||||
选修 | 21212A4003 |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 | 48 | 32 | 16 | 3 | 3 | 3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043 | 汽车智能共享出行概论 | 48 | 32 | 16 | 3 | 3 | 3 | ||||||||||||
选修 | 21212A4015 | 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 | 48 | 40 | 8 | 3 | 3 | 3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011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 48 | 40 | 8 | 3 | 3 | 3 | ||||||||||||
选修 | 21212A4010 | 汽车检测技术 | 64 | 32 | 32 | 4 | 4 | 4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006 | PLC控制技术 | 64 | 32 | 32 | 4 | 4 | 4 | ||||||||||||
小计 | 304 | 204 | 100 | 19 | 19 | 0 | 3 | 4 | 4 | 8 | 0 | |||||||||
专业实践课 | 必修 | 21212A4048 | 专创融合实践课程 | 16 | 16 | 1 | 1 | |||||||||||||
必修 | 21217A4019 | 汽车检测实训 | 24 | 24 | 24 | 1 | 1 | |||||||||||||
必修 | 21212A4109 | AutoCAD实训* | 24 | 24 | 24 | 1 | 1 | |||||||||||||
必修 | 21212A4021 |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 | 48 | 48 | 24 | 2 | 2 | |||||||||||||
选修 | 21212A4051 | 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评测与维修培训 | 48 | 48 | 24 | 2 | 2 | 二选一 | ||||||||||||
选修 | 21212A4014 | 汽车维修工中级培训* | 48 | 48 | 24 | 2 | 2 | |||||||||||||
必修 | 21212A4049 | 毕业设计(论文) | 144 | 144 | 6 | 6 | ||||||||||||||
必修 | 21212A4050 | 毕业实习 | 432 | 432 | 18 | 18 | ||||||||||||||
小计 | 736 | 0 | 736 | 96 | 31 | 0 | 1 | 0 | 2 | 8 | 18 | |||||||||
总计 | 2592 | 1196 | 1396 | 214 | 141 | 27.75 | 26.25 | 25.75 | 25.25 | 18 | 18 | |||||||||
注:1.《高等数学》课程:第1学期开设; 2.课程名称后打“*”表示书证融通课程,课程名称后打“★”表示嵌入劳动教育课程。 |
本专业总学时为2592学时,总学分为141,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为832学时,占总学时的32.1%。实践课学时为1396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选修课学时为320学时,占总学时的12.3%。
1. 队伍结构
本专业打造企业专家和教学名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双师教师组成的核心教学团队,锻炼一支老中青年结构合理、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梯形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为82%。专任教师共计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助教2人;博士1人,硕士13人。师资力量逐年提升,本专业具有足够的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汽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企业导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资格,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实训基地等。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共规划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两类教学实训室共11个,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主要设备、应对主要课程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 教学实验室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实践项目 | 主要设备名称 | 主要课程 | 工位数 |
高压安全作业实训室 | 电动车高压保护原理实验 高压电路漏电保护仿真原理 高压蓄电池拆装维修实验 高压电路维修操作仿真实验 | 高压安全模拟测量试验台 用电安全与触电急救仿真教学软件 | 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 8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实验室 | 新能源汽车电路的搭接与参数测量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电路接线及信号测试 新能源汽车电路线路维修 | 集成线束维修工具 线路焊接套装 低压直流搭接电路 | 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单片机技术 | 20 |
新能源汽车构造实训室 | 新能源汽车整体结构 | 整车切割解剖车 汽车结构与原理VR软件 汽车构造仿真软件 电脑 | 汽车构造 新能源汽车装配工艺 | 10 |
高压组件结构拆装实训室 | 电池、电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拆装与调试实训 变频器调试实训 | 电机拆装与维修实训台 变频器PLC实训平台 动力电池装调与检测平台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维护 | 4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室 | 电机过热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电机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电机控制系统的诊断与排除 | 电机和电驱动系统实训台 |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 4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电池及管理技术实训室 | 动力电池异常断开诊断与排除母线电压电流显示异常故障诊断 车辆充电异常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 电池解剖模型 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试验台 交直流充电系统实训台 |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维护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 2 |
新能源汽车电控实训室 | 新能源动力系统实训 电动汽车整车CAN总线网络系统实训 |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台 电动汽车整车CAN总线网络系统示教板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 2 |
新能源汽车整车维护与故障维修实训中心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 新能源汽车整车 常用工具套装 |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2 |
新能源专业1+X考核实训室 | 动力电池系统诊断台架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12 | |
新能源实训中心接待区 | 交接车训练 | 信息交互平台 |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 1 |
辅助驾驶与智能网联技术实训室 | 1.车辆辅助驾驶系统部件认识 3.智能网联系统检测及调试 | 全景影像摄像头 | 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实训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4 |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依据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深化与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校企合作,共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28个,如表6所示。
表6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 依托单位 | 主要项目 |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
2 | ******汽车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3 |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4 | **吉利控股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5 |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6 | *****科技有限公司 | 岗位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
...... | ....... | ....... |
支持数智化教学条件
本专业持续提供充足的数智化教学设备,包括教学设施、无线网络、网络学习平台等,可以满足师生进行与教育目标相符的教学活动的需求,分别说明如下:
充足的教学电脑:本专业每间教学实验室都配备充足的电脑及实训设备,普通教室亦配备有教学一体机及电子讲桌等设备,绝对可以满足学生在实务学习上的需求。
普及的无线网络:针对目前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本专业的所有空间都能接收到无线网络信号,学生可在课余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学习。
(3)学习通平台:目前本专业所有课程完成在线建设,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在学校或在家自学,同时教师能与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作业及考试。
(4)云立方虚拟实训平台:打破传统实训模式,基于虚拟环境中的沉浸式实验体验。有效解决场地受限、实训场景单一、实训内容抽象、高压作业存在安全隐患等各项难题。融合授课、实训、演练、考核为一体的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有效提升实训效果,保障高品质技工人才输出。
(5)AI教学智慧体:通过整合企业真实维修数据(如汽车故障码、设备传感器日志),构建动态案例库。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故障特征,智能辅助学生形成诊断方案和流程。支持多方案对比,解决传统教学中案例陈旧、脱离现实故障等问题,快速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故障诊断技术人才。
1. 教材选用
本专业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选用优质教材,所有课程教材都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教材或校本教材,尤其以选用本校教师出版的对应实际教学的教材为主,优先选用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或省重点教材,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
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图书馆近18000平方米,有纸质藏书795300册。馆藏电子图书及电子资源达30多万册,所有数字资源24小时,不停机开放,师生使用我校IP地址的终端用户访问馆藏数字资源。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1)搭建数字网络空间
通过分析需求、设计框架、研讨评审等步骤,最终确定资源库的内容框架包括基础素材、核心应用、拓展服务三个层次,基础素材由泛在的各类素材资源构成,如图片、文本、动画、视频、仿真软件、题库等资源,核心应用由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学习中心等二级应用平台构成,拓展服务由培训认证营、技能竞赛网、校企直通车、车主服务站、汽车在线等二级平台构成,面向教师、学生、企业用户和社会学习者等四类用户提供自主、高效的学习平台。
(2)建设网络素材中心
以新能源汽车制造类企业、汽车后市场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及知识点为单位建设素材中心,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等9类媒体提供直观形象专业学习内容,包含文本图片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仿真软件、题库素材、案例素材、微课素材等。营造灵活、高效、逼真的技能训练环境,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训综合能力。
(3)建设网络课程中心
网络课程中心建设是依据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素材中心的基础上,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将关联的素材结构化,以项目任务工作单为载体,形成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情境式”网络课程。资源库将完善建设《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等网络课程,新建《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项课程、专业拓展 课程及专业实训实习课程在内的10多门课程资源,建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品牌网络课程。
本专业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建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师资队伍,采用理实一体化数学手段,配合信息化资源,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活动。在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导向下,借助虚拟仿真软件、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融合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制定检修方案等教法,融入小组合作探究、虚拟仿真人机交互训练、思维导图、扩展小组、旅转木马谈话、搭档拼图、餐垫法、关键词卡片、学习二重奏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颠覆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启发、引导、指导学生为主,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赋予趣味性,强调团队合作,注重职业素养的塑造,通过任务驱动、思维构建、成果展示的方式,使学生学习过程更接近企业实际,更易于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打造三有课堂。
1.以诊改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科学构建“一平台五系统五层级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院、政府、企业、社会、家长五位一体制定质量目标、完善标准建设、开展过程实施、注重质量监控,持续诊断改进,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开展PDCA质量诊断与改进。按照“科学决策规划目标-完善标准、制度-资源建设支持-全面、全程、全员实施实时监控反馈-持续诊断改进”的工作流程开展多元、多层面、多维度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立“目标一标准一运行一诊断一改进”质量螺旋上升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一是学院层面,按照纵向五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依托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与报告机制。二是专业层面,按照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考核性诊改。推进专业质量报告制度,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基于学院各项数据的状态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改。三是课程层面,按照学生学习效果开展过程监控和考核性诊改。以教学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管控。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四是教师层面,按照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完善教师发展标准,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开展考核性诊断。五是学生层面,按照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主性诊改。制定学生发展标准,完善制度,优化生活、学习环境,开展自测性诊断。
图1 专业诊断与改进8字螺旋图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专任教师一学期须听课评课4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实行一对一指导一年:每2年考核一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并形成综合考核评价。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出具具体的分析报告,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为下一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4.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教师教学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教师教学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表7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控制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 质量监控的关键点 | 负责单位 |
1 | 教学设计 过程监控 | 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核心 课程标准 | 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参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计编制过程企业参与度、合理性、规范性、开放性以及学生的可持续性 | 教务处 企业专家 各专业系 |
课程体系设计 | 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体现岗位职业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 教务处 企业专家 各专业系 | ||
2 | 教学准备 过程监控 | 教材评价选用(含校本数 材立项) | 使用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项目化或模块化)要求 | 教务处 |
师资准入控制 | 双师素质、能工巧匠 | 人事处 | ||
教师团队建设 | 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社会服务能力 | 人事处 | ||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 有利于兼职教师参与数学的长效机制 | 人事处 | ||
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资 源建设 | 融数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 教务处 各专业系 合作企业 | ||
数学基础设施建设 | 满足数学正常运行 | 教务处 基建后勤处 | ||
3 | 教学实施 过程监控 | 校内教学过程监控 | 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的积极参与 | 教务处 专业教学团队 |
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监 控 | 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 教务处 专业教学团队 | ||
4 | 教学考核 过程监控 | 数学考核方式 |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养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试卷考核与项目作品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 | 教务处 专业教学团队 |
学生通过规定3年学习,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41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方可毕业。
表8 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最低学分 | 备注 |
公共基础(技能)课程 | 公共基础必(限)修课 | 42 | |
素质拓展课 | 中国共产党史、美育1 | 3 | |
专业基础(技能)课程 | 美学、电学、机械、汽车构造等模块 | 21 |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 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模块 | 21 | |
专业拓展(技能)课程 |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拓展模块 | 23 | |
专业实践(技能)课程 | 汽车检测、故障诊断等模块 | 31 | |
合计 | 141 |
表10 专业学分置换表
成果类型 | 成果名称 | 成果等级 | 认定学分 | 免修课程 | 认定成绩 | 免修说明 |
知识 产权 | 发明专利 | 第一专利人 | 1 |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 100 | |
参与 | 80 | |||||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 第一专利人 | 90 | ||||
参与 | 70 | |||||
技能 竞赛 | 1.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A类) | 一等奖 | 视免修课程学生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汽车技术 汽车营销 | 95 | |
二等奖 | ||||||
三等奖 | ||||||
1. 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 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B类) | 一等奖 | 95 | ||||
二等奖 | 90 | |||||
三等奖 | 85 | |||||
创新 创业 大赛 | 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 | 二等奖及以 上 | 1 | 专创融合课程 | 优 |